我经常听一位上师说,对自己慈悲是发展出对他人的慈悲的基础。我的根本上师在谈到如何真正帮助别人,让他人受益却不打乱自己的安排时,也这样教导过我们。
(资料图片)
他指出这个过程有三个步骤。第一步是慈(maitri),这是一个梵语词,意思是对众生的慈悲。但是,我的根本上师在这里用这个词来表达对自己的无限友善,这显然也自然会指向对他人的无限友善。maitri 也有信任自己的意思——相信我们能全然了解自己而不感到绝望,也不会因为自己所看到的而厌恶自己。
想要真正地帮助别人,第二步则是真心地交流。如果我们信任自己,就无须与他人隔绝。即使他们激起我们强烈的情绪,我们也不会退缩。
有了这种敞开的能力,我们就能走到那并不容易做到的第三步:能够将别人置于自己之前,不期待任何回报地帮助他人。
建造房子从打下稳固的地基开始。同样地,希望帮助别人,也要从发展出对自己的温暖和友善开始。人们通常会对这种温暖和友善抱持扭曲的看法。
比如,我们会说,我们必须照顾自己,但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怎么去做呢?当执着于安全、舒适和躲避痛苦成为生活的中心时,我们便感受不到别人的关爱,自然也不觉得需要去关爱别人。最终我们感受到的威胁更多,人也变得更焦躁,更难以放松。
我知道很多人以照顾自己的名义,花了很多年时间来每天锻炼,做按摩,练瑜伽,忠实地吃一种又一种食物或维生素,追随各种灵性导师和不同的修行方式。然后有些糟糕的事在他们身上发生了,看起来经过那么多年,他们并没有增长应对那些事情所需要的内在的力量和慈悲,也没有提升帮助别人和环境的能力。
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而照顾自己,我们就永远也无法获得不可动摇的温柔和自信。
那种温柔和自信是当一切都崩塌时,我们所需要的。当我们开始为自己发展慈悲,无条件地接纳自己时,就是真正在以一种有益的方式照顾自己。我们对自己的身心感觉更自在,对活在世间也感觉更自在。我们对自己越慈悲,对别人也就越慈悲。
我们寻求的安宁不是一遇到困难与混乱就崩塌的安宁。无论我们寻求的是内在的安宁还是世界的安宁,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,体验之道都是建立在能够对生起的一切无条件地开放的基础上。安宁不是没有挑战、艰困与顺遂的体验,它是广阔到能够包容一切而不感到威胁的体验。
——佩玛·丘卓《飞跃:从积习和恐惧中解脱》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