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 > >正文

说学逗唱歌曲_说学逗唱

说学逗唱歌曲_说学逗唱
2023-05-18 13:58:16 来源:互联网

1、说学逗唱为相声的基本功。

2、说:能说绕口令,贯口,会念定场诗,数来宝等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、学:能学各省方言,各种地方戏曲,曲艺,流行歌曲,大小买卖的吆喝,学口技等。

4、逗:会说单口,能逗哏,能捧哏,能腻缝儿,会双簧(前脸,后身)等。

5、唱:会唱太平歌词,开场小唱。

6、罗荣寿在《相声表演漫谈》中指出:相声中说、学、逗、唱这四门口技,就是模仿曲艺信角鼓里的特点。

7、这个曲种从它的形成上讲,是以唱为主,以说当先。

8、不管它是学,或者是唱,在它的正题开始之前总是先说一个铺场的小段,说完之后才进入正题,所以它占有说字。

9、它的学是双学一人,名为双簧。

10、前面也使铺场小段,学是主科。

11、逗是用熟练的艺术语言技巧,引出丰富多彩的幽默笑料。

12、唱是它能唱出各地不同的各种曲调。

13、相声用不着乐器伴奏,所经它只用八角鼓里的说、学、逗、唱这四门口技来充实和丰富上演的节目。

14、说:包括说、批、念、讲四种手法。

15、说,指吟 诗、对对联、猜谜语、解字意、绕口令、反正话、颠倒话、歇后语、俏皮话、短笑话、趣闻铁事等。

16、曲目主要有《熬柿子》、《五星楼》、《天王庙》等。

17、批,批的曲目主要有《批生意》、《歪批三国》、《批聊斋》等。

18、念,指”贯口”,曲目主要有《菜单子》、《地理图》、《洋药方》等。

19、讲,讲的曲目主要有《讲帝号》以及单口相声《解学士》、《化蜡钎儿》等。

20、学:各种口技、双簧,摹拟方言、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、风俗习惯礼仪。

21、曲目主要有《学四省》、《学四相》、《规矩套子》等。

22、摹拟方言,又叫“倒口”,过去也叫“怯口”,是为表现人物的愚昧憨厚。

23、最初大多摹拟河北省深(泽)、武(强)、饶(阳)、安(国)一带的方言。

24、当时,某些北京人讥讽从这些地方来京作工的人“怯”,诬为“一嘴蚂蚱籽,两腿黄土泥”的“怯勺”,带有明显的鄙视成分。

25、后来发展到摹拟山西话、胶东话、天津话、宝坻话、唐山话。

26、三十年代初,又扩及上海话、苏州话、广东话。

27、四十年代中期以来,又增加了学英语。

28、解放以后,又出现了摹拟外国味的中国话、华侨说普通话等。

29、学做小买卖的吆喝,又叫货声,主要摹拟卖大小鱼儿、卖茶鸡蛋、卖熏鱼炸面筋、卖硬面悖悖、卖馄饨、卖布头、卖估衣、卖包子的吆喝声。

30、逗:就是抓哏取笑。

31、甲、乙二人,一宾一主,一智一愚,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,褒贬评论,讽刺嘲谑。

32、曲目主要有《论捧逗》、《找堂会》、《老老年》等。

33、清末,英敛之《也是集续篇》中就曾提到相声演员是”滑稽传中特别人才”,形象地描绘了”逗”的艺术魅力,说:”该相声者,每一张口,人则捧腹,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,闻者尚笑不可抑,其感动力亦云大矣!”可见,那时候的相声已经把”说”的形式、”逗”的内容、”学”的手段熔于一炉。

34、唱:唱主要是以太平歌词为主,视为【本门唱】,现在只有相声演员仍然在唱太平歌词,而流行歌曲,京剧,评戏,梆子等因为有专业的戏曲人表演,归入【学】的行列。

35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,相声的“说”、“学”、“逗”、“唱”与”全堂八角鼓”有密切关系,也可以说,“全堂八角鼓”是相声的”说”、“学”、“逗”、“唱”的根,因此,这里以”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相声的“说”、“学”、“逗”、“唱”的影响略作考察。

36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是清代的鼎盛时期,为各种杂耍技艺的繁荣提供了较充分的条件。

37、这些皇帝都曾提倡宣读《圣谕广训》,以巩固统治;演唱《大有年》、《万民乐》,颂扬”八旗一统,国泰以安”。

38、虽对各种小曲屡颁禁令,但,他们自己却热衷戏曲、杂耍,耽于享乐。

39、乾隆皇帝曾六耳江南,到处观戏听曲,征召评弹等艺人进京献艺。

40、每年坤宁宫祭灶,还坐在正炕上,自击鼓板,唱《访贤》一曲,这就推动了民间伎艺的发展和交流。

41、同时,承平日久,旗子弟逐渐废弃射骑生活,加以按月友取饷银,生活富裕。

42、当票友,走票局,演唱”全堂八角鼓”,自娱娱人,蔚成风气。

43、民间艺人学唱后,开始进杂耍馆,走堂会,实现了汉族民间伎艺和满族伎艺互相交流。

44、八角鼓是全堂八角鼓的简称,属于综合表演的伎艺。

45、全堂包括“鼓”、“柳”、“彩”,具体形式有五音大鼓、杂牌子曲、琴腔、大岔曲、逗哏、枣核儿腰节、联珠快书、拆唱八角鼓、双簧、变戏法等。

46、此外,民间伎艺还有口技、评书、十不闲、莲花落、南板马头调、京韵大鼓、北板大鼓等。

47、“全堂八角鼓”中的逗哏,“滑稽突梯,令人喷钣”,对相声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。

48、八旗子弟演唱的“拆唱八角鼓”不以正旦、小旦为主要角色,而改以丑角为主要角色。

49、”拆唱八角鼓 ”有正、丑两种角色。

50、根据故事内容,人物多少,由三至五人分包赶角,一般以三人演唱的节目为多,弹弦的也兼唱一两个角色。

51、演唱时,仅丑角一人化妆,即以丑角为主。

52、唱词之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诨的主白成份。

53、这些插科打诨大都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,只是为了逗笑。

54、“拆唱八角鼓”包括“说”、“学”、“逗”、“唱”、“吹”、“打”、“拉”、“弹”八项技艺,其中又以”逗”最为重要。

55、从现有的资料看,丑角的”逗”与相声所使用的“三翻四抖”、谐音打岔、俏皮话等十分类似。

56、“拆唱八角鼓”的丑角的”逗”可能源于北京流行的高腔戏的丑角的插科打诨。

57、“拆唱八角鼓”的逗哏由三个人表演,与今之相声的”群活”酷似。

58、旗籍子弟演唱的“全堂八角鼓”形成以后,民间艺人纷纷效法,作为谋生手段,到杂耍馆或走堂会作艺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